雜誌訪問

Kitty Poon 潘嘉麗 LoveXpress Foundation Limited 創會主席 Express Your Love

生命的意義是一個很大的課題。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,彷彿都有一個使命,當累積了一定的人生經驗,體會過生活的甜酸苦辣,可能就能了解甚麼是對自己人生最大的意義。向哪個方向走、怎樣選擇人生前面的路,畫面突然變得清晰。在商界拼搏多年的Kitty Poon (潘嘉麗),由生意人轉為慈善機構及社企的創辦人,成立慈善機構「愛.傳遞」,本著「以愛和包容,共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」的宗旨,全心全意幫助自閉症兒童及家庭,讓他們得以融入社會。她已為自己的人生下半場開啟另一扇門,找到真正的意義。

世界每天都在變,社會環境以至整個地球的急速變化,有時讓人有點無所適從。我們的生活及物質雖富裕,但這些外在東西並不能滿足內在的需要,在尋找自身價值時難免感到迷失。其實我們很多時只想到自己,往往忽略其他人的需要。當自己有能力,何不向其他人伸出援手,分享愛?一個小小的念頭或舉動,對於受惠者可能已是很大的幫忙,慶幸還有不少有心人願意利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弱勢或有需要的人,以愛溫暖人心,促進社會的共融。本着一顆大愛的心,讓愛得以傳遞,很容易也很困難。結束家族的製造業生意,成立非牟利慈善機構「愛.傳遞」,全身投入社會服務,為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提供協助,Kitty Poon潘嘉麗認為這是她人生下半場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,做著真心喜歡的事情,也看到受惠的人有真正的轉變,讓她感恩上天給予的福氣,心靈也更富足。

我相信一個理論:‘open-mind, open heart, open will’,即要有開放的心態,開放的思想,而open will是自然流向,不要有太多的預設。

LET YOUR LOVE GROW

當愛的種子埋下,終有一天它會發芽及茁壯成長。能夠毅然放棄經營多年的家族生意,全心全意投入社會服務,勇敢的決定背後,其實源於早已埋下的愛的種子。Kitty在13、4歲已通過教會做很多義工,當時要教導一位住在保良局的智障女孩讀書,彼此建立了很好的關係。「要與智障朋友溝通,你一定不可嫌棄他們,彼此才能建立關係。」Kitty強調。後來她要到美國讀書,臨走前一晚那女孩偷偷致電她,說很想念她及祝福她一路順風。「當時我不以為意,但相信那時已埋下一顆種子,日後提醒我有能力及時間,就要多做社會服務。」後來Kitty的人生經歷了很多起跌,讓她思考人生下半場是否還要在職場打滾,還是真正做自己喜歡又有意義的事情。於是她在國內設廠及打理家族的製造業生意時,同時參與「留守兒童」的工作,接觸不少慈善機構及需要幫助的孩子,讓她學到很多,也看到餘下人生的方向。之後就決定結束全盤生意,回港後全力投身於2015年成立的慈善機構「愛.傳遞」。

「愛.傳遞」現在的工作主要幫助自閉症兒童、家庭,推動社會共融,但其實一開始還在摸索階段,Kitty只抱着一個信念,就是深信以「愛」作為一個基礎,再集合社會有心人士一起建立一個平台,幫助社會有需要的人。當時她聽了一個講座,提到2014年美國疾病防控中心一個數據,顯示每68個新生嬰兒就有一個有自閉症,過去10多年全球的數字飆升很快。「我本身是一位單親媽媽,深明作為媽媽教養孩子真的不容易。若有一個自閉症孩子,要面對的問 題更不是我們所能想像。」當媽媽對自閉症不認識又不能接納,同時要照顧孩子及維繫夫婦之間的關係就更困難。數據顯示,SEN(特殊學習需要)孩子的父母離婚率超過5成以上;照顧者情緒有問題超過8成。Kitty指出,自閉症兒童愈來愈多,而大眾不明白他們,沒有為他們提供融入社會的機會,不單自閉兒童家庭受影響,問題更會延伸至整個社會。其實有些自閉症孩子能力很高,只是社交能力有障礙,社會應利用資源為他們提供協助,否則會成為社會的負擔。

作為一位帶領者,自己一定要先做及做得比其他人多,才可令員工感動。

EDUCATION AND SUPPORT

投身社會服務,當然要有愛心及願意付出的精神,才可真心幫助有需要的人。Kitty深信每個人都擁有一顆願意付出愛的心,但要服務自閉症孩子,不是單憑愛就足夠,背後必須有專業團隊支援。「這也是我成立『愛.傳遞』的理念,我深信萬物互相協力必有效應,即你能否起動社會上的專業及有心人,互相效力,發揮專長,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。」偶然機會下他們認識教育大學特殊融合中心的冼權鋒教授,他在SEN範疇有很大的推動力及影響力,也願意提供協助。「愛.傳遞」最初是做社會工作,並提供3個核心服務:社區教育、社區推廣,讓大眾明白自閉症的需要及接納的重要性。由Kitty親自設計的愛心石,以一顆大心連接很多顆小心,寓意將很多愛心連在一起,就可以成為一個bigger love,幫助社會有需要的人。他們請來不同的人繪畫,包括自閉症兒童,並在全港多個商場舉辦展覽,同時向途人講解及派發書本,讓他們對自閉症了解更多。「過程中我們接觸很多自閉症的隱蔽家長,即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跟其他人不同,但誤以為長大後情況會慢慢好轉或不想承認,反而錯過2至6歲的黃金時間。」早療對自閉症而言很重要,若把握不好,孩子長大會更難處理。而為家長提供輔導工作,就是希望他們能真正接納自己的孩子,勇敢面對。

自閉症由確診過程到輪候治療服務歷時很漫長,期間對家長及孩子的陪伴很重要,於是他們開展第2個核心服務 — 自閉症家庭早療計劃,為這些家長提供1年服務,包括孩子直接的專業治療、家長培訓及夫婦輔導。家長要懂得如何跟孩子溝通,夫婦之間的關係更要緊密。另外就是社交能力,很多自閉症孩子不懂跟別人溝通,因此要製造環境、場景讓他們互相認識,甚至從旁引導。「我們與家長同行,讓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候不單接受專業培訓,還要有別人的關顧,才有力量走下去。」若夫婦之間的關係良好,教育方向有共識,很多困難也可迎刃而解。最近他們舉辦了一個為自閉症家庭而設的滾軸溜冰活動,透過資助請來專業教練指導30位孩子進行滾軸溜冰。「最初我也擔心自閉症孩子的大小肌肉不協調,走路的平衡力也不高,但滾軸溜冰正正可以訓練他們的平衡力,在玩的過程同時學習。」他們一開始先做家長培訓,讓家長知道參與這活動時他們的位置在哪裏,怎樣才可幫助孩子。教練更指出過程中最重要的3點是要懂得跌倒、懂得站起來、家長要懂得放手。有些家長分享說,以為3堂都要抱着孩子溜冰,但經過3堂後,30個小朋友中有26個已懂得自己溜冰,讓他們喜出望外。家長從旁鼓勵也很重要,令孩子們更有自信。他們正在籌款,希望能讓120個家庭參與溜冰訓練,之後將有一個公開的SEN溜冰比賽,讓家長有目標地再訓練孩子,同時透過公開賽多做推廣,令社會人士對SEN孩 子有更多認識及接納。

CAREER PLANNING

第3個核心服務是自閉症青年的職涯規劃。當自閉症孩子長大,無論在主流或是特殊學校讀書,畢業後找工作也很困難。就算有能力,無奈社交能力不足,別人未必那麼容易接受。他們於是透過旗下社企「綠悠天」推行的「魚菜共生職涯規劃」教導自閉症孩子,讓他們有就業機會及擁有一技之長,社會對他們的接納度也會逐漸提升,令他們更融入社會。Kitty憑藉在商界多年的豐富經驗,擔當起與企業之間的橋樑。「我們不僅為孩子們找工作,而且跟企業研究工種,培訓員工與自閉症孩子相處及分享,建立一個接納他們的環境,才可以持續工作。」有些孩子表現良好,受聘於大公司,至今仍然在那裏工作。亦讓Kitty開始構思一個怎樣的工種能與自閉症孩子的能力配合,是為他們設計,而不是要孩子們去適應。剛好Kitty的哥哥在美國退休後認識了魚菜共生,學習整套技術後在國內建立了一個實驗農莊並運作3年。Kitty探望他時發覺很多工種很適合自閉症孩子。因為系統建構得好,只需要做一些如培苗、餵魚等重複的工作,於是他們回港籌款,成立天台農莊,為自閉症孩子職涯規劃的同時,亦可推動環保及食物安全。他們的方向注重教育及研發,當中包含如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人文學、生死教育等很多學問。他們又會到學校建立系統,並由自閉症孩子參與工作坊,讓別人看到他們的能力,同時推廣環保意識,令小朋友學懂珍惜食物。他們也會透過魚菜共生做一些企業培訓及親子活動,又曾邀請幼稚園老師參與工作坊,由已受培訓及能力較高的自閉症青年負責講解,讓他們建立信心,也讓參加者看到他們的能力,大家互相影響及接納對方,成效很理想。Kitty繼續解釋,始終魚菜共生是高科技農業,是未來大趨勢,自閉症青年學會這個技巧,社會對他們的接納度也更高更快。香港現階段有6、7間機構做魚菜共生,因為投資很大,也需要一定時間才有回報,實在不容易。Kitty知道若選擇生產商業模式一定不能生存,惟有了解怎樣透過魚菜共生做教育及社會工作,才是適合他們的方向。

CO-CREATION AND INCLUSION

「愛.傳遞」踏入第6年,回想最初3年,Kitty直言真的很辛苦,因為願意捐助的人寥寥可數,惟有靠堅定及清晰的信念,希望別人會看到他們的努力,而所做的也真的能幫助自閉症兒童及家庭。「愛.傳遞」跟一般NGO不同,員工不是社工出身,也沒有專業資格, 但慶幸機構背後有很多支援。Kitty透露這數年來她有一個體會:「不同界別的合作很重要,萬物互相效力, 愛.傳遞就如一個起動者及策劃者,將不同的專業及專長融合,才能發揮成效,並將成本減到最低。」她認為香港現今很多制度令中小企難以生存,香港政府給予 很多資源,但怎樣運用更為重要。「我相信一個理論:‘open-mind, open heart, open will’,即要有開放的心態,開放的思想,而open will是自然流向,不要有太多的預設。現今世代我們在說adaptive leadership調適性領導力,因為整個社會每天也在變,不能再盲目沿用以前的規範。無論做慈善機構或社企也要懂得調適,與時並進。」她認為每個人不再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,NGO、社企或社會服務也是。現在的社會更加需要同步,各人發揮不同的專長,而不是一個人扛起所有事情。Kitty很感恩過去10年不用做生意,反而求知欲更旺盛,也拓闊了人生。「以前我只專注自己做的那份生意、客人、供應商等都是我自己給的框框。現在無論基層或企業最高的CEO也要接觸,而我又很喜歡學習新東西。我常跟朋友說,無論我們幾多歲,每年也要保持學習一樣新東西,讓自己感覺良好,又可以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,擴闊社交及看法。」她知道做社會服務不單要有愛心,也一定要裝備自己,所以15、6年前開始學習不同的輔導工作,如NLP、NVC等,最後專心鑽研Enneagram九型人格學,讓她對自己有更深認識。「我知道自己的性格根源,怎樣可以讓性格發揮得更好,跟別人相處知道他的行為不代表背後的動機。當你能夠知道他的動機,不是去包容他,而是更容易去引導他,因為他的動機引導他的行為,你就能對事情了解更深。」學習了性格學這門學問,無論幫助自己、認識自己,或是跟女兒、員工甚至社會相處,都讓Kitty有更多不同的洞察。

INTANGIBLE VALUE

作為社企負責人,Kitty認為心態一定要中正。對一般企業的員工來說,升遷等外在東西可以是推動力,但在社企或NGO,始終資源有限,一定不是高薪厚職,那要怎樣推動員工盡忠盡力?「第一,員工要有這份心;第二,他要感覺到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,一定要表裏一致,不是掛羊頭賣狗肉;第三,社企負責人甚麼也要做,如掃地、洗廁所,不能只指點其他人做。」在社企或NGO,很多回報也是不能量度的,是一種感受。所以每一個活動,也要讓員工知道背後的動機,讓他們有參與感及覺得有意義,激發他們的創造力。「作為一位帶領者,自己一定要先做及做得比其他人多,才可令員工感動。」做生意以最低成本賺取最高利潤,做社會服務也要有商業概念,就是以最低成本,賺取最大受惠者的得益。「只有這樣,我們每天的力量才會源源不絕。否則若覺得做的事情得不到回報,終有一天也會放棄。」Kitty續透露,從事社會服務一般女性較多,因為女性的感受也較多,特別是今天的社會,女性有一定條件,繼而希望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。現在要滿足新一代,不是單給予物質,他們需要知道所做的是否有價值,而價值不僅是對他們自己,而是對社會、世界、地球而言。「反而企業需要自我檢討,如除了着眼於讓投資者每年賺取多少金錢,還要有一些無形的回報,例如social impact。」

當初經歷離婚,要照顧女兒及兼顧事業,Kitty直言是難過的。她感恩跟兩個女兒的關係很好,她們也非常支持她的工作,甚至會做義工。作為一位單親媽媽,Kitty認為現在要保持男女之間的關係不容易,離婚率愈來愈高。但怎樣處理離婚,心態怎樣,能否在離婚過程中讓孩子看到你會否堅持及不放棄他們至為重要。她信仰上的spiritual director曾跟她說:「我要堅持現在的工作,若只從自己個人的愛出發,有一天會乾涸。只有從神而來的愛,才可以源源不絕。若不從信仰角度看,從人的角度看,就是要抽離,即那份愛是不求回報及沒有期待的,那你就不會有那麼多失望。」我們要學懂抽離,拋開事事以「我」為先的想法,相信做任何事也更有力量。

其他雜誌訪問